几个小时前,《蛟龙行动》通过官微发布了一条通知,被媒体解读为“撤挡”。
《蛟龙行动》大年初一上映,共上映17天,仅收获3.78亿元票房。


如果在10多年前,这个成绩也算是亮眼,但在如今电影票房动辄20亿、30亿,你只有10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年代,3亿多的票房属实尴尬,只能坐在小孩那一桌。
它选择离开也算是在情理之中。

《蛟龙行动》的前作是《红海行动》,于2018年春节档上映。
在那时,战争电影特别是带有美国大片质感的战争电影并不多,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个《战狼2》。
因此《红海行动》虽然在当时大片扎堆的档期有点孤军奋战的意思,但随后却以过硬的质量后来居上,取得了36.52亿的傲人战绩,一炮而红。

今年的《蛟龙行动》其实在电影质量上并不差,场面宏大、战争效果拉满,演员的演技也在线,按理说应该成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,但为什么大家就是不买账呢?
非要说一个原因的话,只能说是时机不对。
在《哪吒2》票房破百亿的时候,《蛟龙行动》官微发了一条祝贺信息,在那时,他们心里应该是满满的羡慕吧。
难过二,《美国队长4》在华遭遇寒冬虽然早已立春,但对于美国漫威英雄大片《美国队长4》来说,这个情人节有点冷。
2月14日,《美国队长4》在北美和中国院线同步上映,这已经成了如今美国电影越来越常见的操作,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中国市场。
但美队在今天的首映礼上的表现并不佳,3000多万的票房连及格都算不上,就连猫眼对其最终的票房预测也仅仅只有2亿出头,这还不到被他视为对手的《哪吒2》半天的收入。


曾几何时,美国大片就是票房的保证。
2010年《阿凡达》在中国上映时,万人空巷,狂揽13.4亿票房,刷新中国影史纪录;2019年《复仇者联盟4》更以42.5亿的票房登顶进口片冠军;《速度与激情》系列,即使以每两、三年就推出一部的速度上映,依然难挡观众激情;《终结者》《变形金刚》《钢铁侠》……每一部都是经典之作,也见证了中国观众对好莱坞情结的萌芽与膨胀
彼时的好莱坞电影,凭借着顶尖特效和全球IP的号召力,几乎成了中国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最佳理由。

然而三十年河东、三十年河西,时至今日,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。
随着中国电影的崛起,国产电影在特效、叙事和情感表达上已经逐渐追平甚至超越了好莱坞,不仅票房屡创新高,更在观众心中树立起了新的标杆。
与此同时,好莱坞电影却陷入到创意枯竭的困境。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化叙事、续集泛滥以及文化隔阂,让中国观众逐渐失去了兴趣,曾经风靡全球的漫威宇宙,如今也再不复当年风光。
好莱坞滤镜已碎,《美国队长4》票房的惨淡,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。
很难过,以为你能成为吒儿的对手,结果……说好的硬碰硬呢?吒儿还没发力,你就不行了,送你一程吧。